处暑养生丨早睡早起防秋乏 饮食增咸减辛
(相关资料图)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处暑节气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专家指出,进入秋季养生首先调整的就是睡眠时间。
起居指导原则
处暑时节,自然界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开始阴盛阳衰,因此,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顺应四时变化。应早睡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
处暑后天气变凉,应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晚上10时前入睡好,早睡早起,提前进入防秋乏的“备战”状态。此外,还要适当午睡,利于化解困顿情绪,特别是老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
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既要做到防热敛阳,又要注意防寒护阳。白天气温正常时,要根据“春捂秋冻”的原则,不宜急于增加衣服,因为如果体温过高,热气外流,不利于收敛阳气。但夜间气温降低时,注意适当保暖,外出要增加衣服,就寝时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以保护阳气。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秋燥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
饮食指导原则
处暑节气饮食宜增咸减辛,以养脾胃。经过一个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食欲不强,因此饮食上别“重口味”,不暴饮暴食,少吃过凉及不好消化的食物。多食咸味食物,如荸荠、粉葛等,少食辛味食物,如姜、葱、蒜、韭菜等。多食清润防秋燥的食品,如银耳、百合及新鲜果蔬等,宜健脾祛湿养胃别急着“贴秋膘”。处暑之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多吃蔬果、谷物、豆类、薯类、菌类等进行调理,如赤小豆、薏米、莲子、扁豆、冬瓜、茯苓等。
运动指导原则
秋季养生应“收、养”,要把保养体内阳气作为首要任务。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尤其是老幼和体弱者,应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不宜太过,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以伤阳气。
关键词:
资讯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