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头条:如何满足3亿新市民的需求?来看看《2022新市民金融服务调查报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村人口等通过就业、就学等方式转入城镇,形成约3亿人规模的庞大新市民群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鼓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提升金融服务新市民的均等性和便利度。自此,一幅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为深入了解新市民希望金融机构提供怎样的产品与服务、缩小信息不对称的鸿沟,2022年8月29-9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腾讯安全发起了关于新市民金融服务的问卷调查,线上回收有效问卷3529份,基本覆盖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不同学历以及各行各业的人群,为分析金融机构如何疏通新市民金融服务痛点堵点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分析支撑。
研究团队在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后形成了《新市民贷款服务调查报告》(下称《报告》)(附全文报告下载链接),从新市民金融服务需求、新市民用户画像、新市民贷款主要渠道和新市民贷款意愿评估四个角度出发,多维度、全方位地展现了新市民金融服务需求与现有金融服务供给之间的错位,希望能够为设计新市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机构提供有益参考。
住房贷款是新市民最需要的金融服务
新市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方面, 《报告》指出,住房贷款、教育培训贷款和消费贷款是新市民最需要的三类金融服务,且不同年龄、学历、收入和职业的受访人群几乎一致认为新市民最需要住房贷款。具体数据来看,71.9%的受访者认为,住房贷款是新市民最需要的金融服务;43.7%的人表示新市民最需要教育培训贷款,43.0%的人表示新市民最需要消费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新市民对教育培训贷款和消费贷款的需求与年龄呈反向关系,即年龄越小,对教育培训贷款和消费贷款的需求越强烈。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年龄段不同的是,“00后”选择新市民最需要教育培训贷款的比例显著超过消费贷款,而其他年龄段选择教育贷款的比例均小于或者等于消费贷款的比例。“00后”对教育培训贷款的青睐与这一群体所处人生阶段有关,部分“00后”仍处求学阶段。
此外,整体而言,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受访人群选择最需要教育培训贷款的比例要高于本科以下学历,且该群体选择教育贷款的比例都高于消费贷款,本科以下的人群选择则相反,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学历人群对教育培训更为重视。
从新市民实际使用的金融服务情况来看,住房贷款、消费贷款和理财服务是新市民实际使用最多的三项金融服务。具体数据来看,45.6%的受访者选择了住房贷款,40.6%的人选择了消费贷款,30.1%的人选择了理财服务。
如果将新市民需要和实际使用的金融服务进行比较,会发现住房贷款、教育培训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理财、保险和金融投资者教育的需求情况和实际使用情况存在较大差距,表明上述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还有很大一部分尚未被满足。其中,住房贷款、教育培训贷款和金融投资者教育的需求和实际使用之间的缺口最为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卡是唯一一项实际使用比例大于需求比例的金融服务,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的供给有过剩的可能。消费贷款需求比例与实际使用比例较为接近,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领域需求可能已被有效满足。
针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缺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新市民群普遍存在工作稳定性低、社会保障参与度低、可支配收入低、存款低等特点,导致其在获取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信用等级难识别、收入状况难确定、有效抵押物不足等问题。再加上各类社会信用信息不健全,这些问题导致新市民群体融资时可能存在不符合银行准入要求的情况,银行对新市民提供服务时难以全面系统了解融资主体,缺少足值的抵押物在银行和融资主体之间建立风险分摊机制,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难度增大,从而影响了银行对新市民群体服务的积极性。
新市民仍然存在一定的加杠杆空间
新市民的金融用户画像方面, 当被问及目前的贷款余额(含房贷)时,超过1/3的受访新市民表示目前没有贷款,8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目前的贷款余额在30万以下,反映出能够获得大额贷款的新市民比例并不高。整体而言,收入越高、学历越高、工作越稳定的受访新市民的贷款余额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80后”的受访人群选择贷款余额在30-50万的比例和50-200万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的受访人群,且表示没有贷款的比例也是最低的,反映出“80后”的还贷压力较大。这与“80后”所处人生阶段有关,也可能与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时点有关。
当被问及是否了解个人征信及其作用时,35.1%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了解个人征信及其作用且信用良好,46.0%的人表示一般了解且信用良好,说明整体来看,个人征信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但也有10.4%的人表示不了解且用不上征信,也说明个人征信知识的普及工作仍不能懈怠。整体而言,收入越高、学历越高、工作越稳定的受访新市民更加了解和重视个人征信。值得一提的是,创业者表示“非常了解征信知识且征信良好”的比例是最高的,甚至超过了国家公职人员,这或许与创业者较为旺盛的融资需求有关。
当被问及最近一起贷款的实际年化利率时,22.9%的受访者表示在4%以下,25.7%的人表示在4%-8%之间,5.8%的人表示在12%-16%之间,3.1%的人表示在16%-24%之间,1%的人反映在24%-36%之间,仅有0.4%的人反映在36%以上。值得注意的是,31.7%的受访者表示最近无贷款,还有7.4%的人表示不知道如何计算年化利率。
当被问及每月还款金额占收入的比重,89%以上的受访人群表示每月还款金额占收入的比重低于50%,其中包括35.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贷款。另有11%的受访者整体还款比例较高,其中0.7%的人群还款比例超过月收入的100%。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发布的《2022年二季度中国杠杆率报告》显示,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已经连续8个季度在62%左右的水平上微幅波动。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市民仍然存在一定的加杠杆空间。结合新市民旺盛的住房贷款需求来看,新市民加杠杆的主要需求可能还是购房。
当被问及每月理财资金占收入的比例时,80%以上的受访人群表示每个月可用于理财的资金占收入的比例低于20%,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市民的经济压力较大。具体数据来看,23.4%的受访人群表示没有闲钱进行理财,仅有3.2%的受访者表示有50%(含)以上的收入可用于理财。总体上看,新市民每月可供理财的资金不多,较难实现财富积累。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表示,新市民群体中存在不善于利用杠杆和过度借贷两大现象,整体风险承受能力较低、金融素养不高,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该群体的金融健康问题。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更高地匹配新市民群体的金融需求;二是在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充分考虑新市民群体的风险承受能力,避免过度金融服务;三是加强对新市民群体的金融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其金融素养。
新市民群体对贷款利率较为敏感
新市民的贷款主要渠道方面, 53.2%的受访者选择国有大行,是排在第二位的亲朋好友间借款的两倍以上。整体上来说,亲朋好友间借款、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互联网平台、股份制银行这几大渠道的选择比例差距不大,属于一个梯队。农信社、消费金融公司、民营银行、小贷公司,信托公司、民间借贷也承载了一部分新市民贷款需求,但非主流。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收入、职业和学历的受访者,选择国有大行作为贷款主要渠道的比例都显著高于其它金融机构。此外,整体而言,收入越高、学历越高、工作越稳定的受访人群选择亲朋好友之间借款作为主要贷款渠道的比例越低,选择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的比例越高。
在选择贷款渠道的考虑因素中,利率高低、审核和放款速度以及银行服务水平是前三大考量因素。其中,61.2%的受访者认为利率高低是选择贷款渠道的主要考虑因素,远高于其他选项。而是否容易获得,在各类考虑因素中仅排名第四,可见,当前对新市民而言,贷款“惠”重要程度高于“普”。
当被问及贷款信息的获取渠道时,54.2%的受访者表示是从各类金融机构APP上获得贷款信息的,32.6%的人贷款信息来自互联网平台,28.8%的人则是通过各类社交平台。不同年龄、收入、学历和职业的受访人群都表示,金融机构APP是其获得贷款信息的第一大渠道,且选择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渠道。此外,银行上门营销是国家公职人员、国企央企职工比较青睐的一大贷款信息渠道,这或许与银行开展贷款“团购”优惠活动有关。需要指出的是,中介电话是不同年龄、收入、学历和职业的受访者最反感的贷款信息获取渠道。
新市民总体风险承受能力较弱
新市民的贷款意愿评估方面, 当被问及每月理想的还款金额占收入的比重时,6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每月还款金额不应该超过收入的一半,且整体而言收入越高、学历越高的受访人群每月还款金额占收入比重的承受能力更高。值得一提的是,创业者对每月还款金额占收入比重的承受能力比其他职业群体更高,这或许与创业者自身的冒险精神和承受能力有关。具体数据来看,仅有33.3%的创业者认为每月理想的还款金额占收入的比重应在1%-20%之间,为各职业受访人群中最低;同时,6.5%的创业者认为每月理想的还款金额占收入的比重在50%-80%之间,为各职业受访人群中最高。
在数据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学历信息、银行流水和个税信息是受访者最愿意提供给平台方评估贷款申请资质的三类个人信息。话费账单、不动产信息和公积金信息是受访者最不愿意提供给平台方评估贷款申请资质的三类个人信息。这可能与网络电话的兴起,以及部分新市民群体尚未持有房产或者并未缴纳公积金有关。如何在“个保法”的约束条件下精准获取用户数据用于贷款评估,是金融机构业务下沉过程中必须思考的课题。
另外,利率过高、个人信息泄露和手续复杂是新市民在贷款过程中遇到的前三大问题。有担保等中介费用、贷款周期很难满足需求、暴力催收、灵活就业流水不连贯和缺少抵押品也是新市民在贷款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针对如何为新市民金融服务进一步降本增效,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建议,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信用基础设施,为金融机构服务新市民创造更好的条件。一是加快建设全国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区域性大数据平台,免费向金融机构开放,降低金融机构服务新市民的成本;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如百行征信、朴道征信的作用,探索推出新市民征信产品,为新市民金融服务提供支撑;三是部分金融机构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和提高新市民的信用意识,积极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通过这次调查,《报告》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新市民群体自身对新市民概念认知程度仍有待提升,对个人征信、实际利率等基本金融知识掌握也不够充分,针对新市民群体的投资者教育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力度仍然有待加强;二是金融机构应当结合新市民群体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现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与新市民的实际需求之间仍然存在一定错位;三是收入、学历和工作稳定性处于弱势地位的新市民群体亟待赋能,运用信贷资源的能力有待提高;四是金融机构应当对新市民群体进一步细分,提升精细化定价能力,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向下沉市场渗透。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资讯
品牌